食话青岛:舌尖上的24节气之霜降

2024-10-23 15:33 大众新闻阅读 (2811) 扫描到手机

文 半岛全媒体记者 陈源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

霜降物候

进入霜降节气后,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昼夜温差迅速增大。“霜降”节气特点是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天气则比较热,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就全国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尤其在江南、华南地区,气温的起伏愈发明显;而西北、东北的部分地区早已呈现出一派“寒风落叶”的初冬景象。

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中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登高山,赏菊花,也就成为了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

霜降习俗

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上有记载。“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成为生命力的象征。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中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

秋季山林、高山空气新鲜,大气中的浮尘和污染物较少。霜降时节登高远眺,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畅,同时登至高处极目远眺,心旷神怡,还可舒缓心情。

在中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仅可以御寒保暖,还能补筋骨。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

此外,民间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因此,霜降时节,民间有“煲羊肉”“迎霜兔肉”的食俗。民间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讲法。霜降时节,天气越发寒冷,民间食俗也非常有特色。人们认为先“补重阳”后“补霜降”,而且“秋补”比“冬补”更要紧。

霜降美食

漫步上街里,走进百年老店东方早茶,感受青岛秋末独特的烟火气息。

进入霜降,由凉转寒,人们都更倾向于热气腾腾的煲类饭菜。牛肉是秋冬进补的上乘佳品。本次由东方早茶的主厨为大家带来一道霜降美食——牛肉煲。

鲜牛腩买回来洗干净改刀,冲干净血水,冷水下锅放姜片料酒焯水,用热水洗干净备用。

锅中加油放入蒜,干葱头,生姜;炒香后加入花生酱,沙茶酱,南乳,片糖,蚝油;加入牛腩一起炒香;

加盐,鸡粉,味精,料酒,开水,放到高压锅上汽20分钟;白萝卜洗净削皮,切成大块,烧开水,水中放盐。

把萝卜焯水,将焯好水的萝卜加入锅中和牛腩一起在压5分钟即可出锅。

一口温热的牛肉、一块甜糯清爽的萝卜、一碗鲜美醇香的牛肉汤,在这秋风萧瑟的季节,给人们的身心带来更加满足的滋养。

半岛《食话青岛:舌尖上的24节气》栏目,不同时节,不同青岛名店、名厨,带来不同菜品。

栏目合作电话:18661818903(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