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价雪糕“跌落神坛”,“解暑神器”重回平价时代

2024-06-14 12:22 大众新闻客户端阅读 (754923)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陈源

盛夏将至,天气渐热,雪糕市场也迎来了销售旺季。和过去几年频繁被雪糕价格刺伤的情况不同,今年消费者发现好像又吃得起雪糕了——随着消费环境的变化,冰淇淋、雪糕等冷饮的价格再次回归平价轨道。

“雪糕价格重回5元”、“网友晒超大桶冰淇淋”上热搜

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2023年中国消费者购买单支冰淇淋或雪糕的可接受价格”调查中,14.27%的消费者选择5元以下,35.40%的消费者选择5-10元,28.55%的消费者选择10-15元,12.77%的消费者选择15-20元,6.59%的消费者选择20-30元。中国消费者对冰淇淋单价的接受度普遍在3-15元(不含15元)之间。

前有“雪糕刺客”钟薛高老总直播卖红薯还债引热议,后有“冰淇淋重回5元时代”“高端冰淇淋卖不动了”在热搜前排居高不下,雪糕旺季来临之时,消费者对冰淇淋的价格再次形成了强烈关注,不少人表示不再为单纯的高价网红雪糕买单。而近日也有则视频,让冰淇淋的质价比得到新一波关注。

一名长沙网友发布的自己享用大桶冰淇淋的视频迅速走红网络,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和点赞。截止截稿时候,该视频已收获超过40万的点赞、50万的转发,其他网友在评论区纷纷高喊“终于实现冰淇淋自由了”。记者了解到,该网友吃的这款冰淇淋是麦德龙宜客系列的,一桶足足6斤重售价49元。在“重回5元时代”还有较高热度下,无疑对冰淇淋行业发起了一次内卷行为。麦德龙门店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麦德龙这款冰淇淋自上架以来,价格一直维持在49元,算下来就是每斤不到8.2元的价格,这些年来并没有因为市场波动而调整价格,这次突然在社交平台上爆火也让店员们有种“宝藏单品终于被认可”的喜悦。

青岛市场3-5元热卖,10元以上少有问津

都说雪糕降价了,那么青岛的情况如何呢?近日,记者走访市场发现,今年夏天,线下便利店、商超、社区店等零售渠道已经很难见到钟薛高的身影,有店家表示钟薛高在前几年因为话题度高,确实有一定的销量,不过大多数消费者都是奔着打卡或尝鲜的心态去购买的,风头一过就不好卖了,因为担心压货,所以今年就很少进了。

“天价雪糕”褪去光环,随之走俏的则是平价雪糕,记者在位于新都心的一家雪糕批发店看到了许多包装各异的花式雪糕。买1送1、10元5支、全部6折,甚至更大力度的折扣优惠在价格签上一一展示,直观地带给消费者带来“低价冲击力”。店主李女士告诉记者:“今年平价的、口味清爽的雪糕最卖的最好,多的时候一天能卖几百支,但是超过10元的就卖不动了,我们也比较少进这样的货了。”记者通过走访各零售渠道和采访经销商了解到,冰淇淋的定价逐渐回归理性,呈现“去头去尾,中间化”的趋势,其中5元以下的雪糕产品成为消费者首选,而那些曾红极一时的网红高价雪糕的存在感大大降低。与此同时,商家在口感、造型上下了更多功夫,通过打IP联名牌等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高性价比的选择。

看价格,更要看品质

如今,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理性消费,再也不再愿意当“冤大头”了,因此,满足消费者对雪糕基本要求的平价雪糕再次回归成市场主流。但值得一提的是,雪糕价格“打骨折”的背后,除了“薄利多销”,也不难发现还会有一些“猫腻”。

有媒体报道,2008年至2020年,雪糕生产所需的牛奶、淡奶油等原材料成本上涨大约80%。当人们对市场价格的期待停留在过去,那么在成本上涨的今天,也可能意味着品质下降。比如一些高端雪糕本想着能通过降价来蹭一波好感,但消费者尝了之后就会发现根本不是今年的新产品,生产日期较久,而且因为没有保存好导致产品口感非常差,这样一来,不管产品打着高端的旗号卖的多便宜,也让人没有复购的欲望了。

前几年,雪糕行业一味追求高端化,不少经销商、店家盲目跟进对那些贵价雪糕,货还没卖掉,消费者却不买账了。“误判”的结果便是库存积压严重,不得不对去年压的货降价促销。提醒消费者在以低廉的价格买到心仪的雪糕之后,也要注意看下生产日期,选择信得过的品牌与商超。而不管在什么行业,一味的拼低价、打价格战来赢得市场终究都不是长久之计,雪糕行业也同样如此。